学团工作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学伴同行 成长共赢 |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5暑期“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互助计划(三)

发布日期:2025-08-18    作者:     点击: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讯(通讯员:许思蒙 袁一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助力青少年学子的学业进步,数学与统计学院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伴学模式,为有需求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升学业水平。

卢彦羽

2024级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4080301班学生,共青团员。大一学年积极参加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十佳歌手、迎新晚会等。这段经历,对我这个大学生来说,像一堂鲜活的“实践课”。以前总觉得学好课本知识就够了,可真站在教的角度才发现,把抽象的公式讲明白,比自己算出答案难多了。为了让他听懂,我得琢磨怎么把函数图像和他喜欢的游戏关联起来,怎么用打球的例子解释几何定理 —— 这个过程逼着我跳出课本,真正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更意外的是学会了 “换位思考”。一开始见他犯简单错误会急,后来想起自己当年也总在同一类题上栽跟头,才慢慢沉下心陪他一点点改,慢慢的也锻炼了我的耐心。最后他说 “数学没那么吓人了”,并且掌握了很多知识。原来成就感不止来自自己的优秀,帮别人跨过难关,也是种特别的成长。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课本外的 “会教”“会沟通”,可能比成绩单上的数字,更贴近真正的 “长大”。


丁姝丽

2024级统计学专业,共青团员,在假期中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例如“返家乡”,“学伴+”等。参与学校“学伴+”活动,是我这个假期最珍贵的经历。我为小朋友辅导物理学科。起初,我以为凭借知识储备能轻松应对,真正上手才发现挑战重重。他对电路、力学概念理解困难,我按课本思路反复讲解,他却依旧困惑。看着他紧锁的眉头,我意识到必须改变方法。我开始从生活场景找灵感,讲电路时,类比家里电器的连接;讲力学,就用推桌子、扔小球举例。当他眼中的迷茫逐渐消散,兴奋地说出 “原来这么简单”时,成就感在我心底炸开。辅导过程中,我也在成长,学会了如何把复杂知识通俗化,懂得了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看到学弟从害怕物理难题,到主动找我探讨新知识点,这种转变让我明白,“学伴+”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交流。我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更收获了一份真挚的信任。未来,我愿继续投身这类活动,用知识作桥梁,和更多伙伴在互助中前行,让这份温暖与成长延续下去,因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正被热烈地照亮。

高毓

24级大数据专业。参加过大一上学期暑假返家乡活动,五四汇演,团体操比赛。参与学校“学伴 +” 活动,是这个假期最难忘的事。我给一名初一学弟辅导生物,原以为初中知识不难应对,真上手才知教学不易。学弟对细胞结构、光合作用这些抽象概念很抵触,我照课本讲叶绿体功能,他眼神迷茫,提问时声音发紧。讲 “食物链能量流动”,我画了三张图,他仍分不清 “消费者”和“生产者”,看着他攥紧笔杆的样子,我才明白课本文字对他像没钥匙的锁。那晚我盯着家里鱼缸顿悟——水草、小鱼、清道夫就是现成的食物链。第二天带了绿豆和发芽土豆,讲细胞分裂让他掰豆芽看胚根生长;聊光合作用就用矿泉水瓶做对照实验。当他指着鱼缸说“鱼吃水草,人吃鱼,这就是能量流动吧”,眼里的光让我心头一热。这段经历教会我的更多。为讲透“呼吸作用”,我查了不少生活案例;为帮他克服畏难,我故意“示弱”让他讲会的知识点。渐渐地,总低着头的他开始主动聊课堂事,追着问“叶片背面气孔为啥更多”。看着他逐渐进步,我懂了“学伴+”不只是传知识,更是共成长。我学会了用通俗方式讲知识,他也让我明白教育是让每个灵魂敢发光。

自“学伴+”计划实施以来,已成功帮助多名青少年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显著进步。受助学生不仅在知识掌握上更加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家长们对这一举措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不仅解决了孩子的学业问题,更在心灵上给予了孩子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深化“学伴+”计划,不断优化辅导内容和形式,扩大受助学生的覆盖范围。同时,学院也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伴+”计划将成为连接爱心与知识的桥梁,为更多青少年学子的未来之路点亮希望之光。

(审核人:庄园)

上一条:志愿护航盛会 青春点亮亚博|数学与统计学院志愿者助力东北亚国际博览会

下一条:学伴同行 成长共赢|数学与统计学院2025年暑期“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互助计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