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做调查?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0日上午8:30
报告地点:南湖校区老图书馆四楼会议室2
主办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
报告人:米子川
报告人简介:米子川,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任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统计学报》主编。现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统计学,研究兴趣集中在经济统计、抽样调查、社会网络与大数据分析等方面。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统计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统计与信息论坛》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2017年访问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统计系。
摘要:2014年7月澳盛银行首次将阿里巴巴系列指数纳入通货膨胀观察标的,标志着大数据指数已经开始对传统的统计调查指数提出质疑和挑战。本文基于阿里巴巴aSPI指数和官方公布的CPI指数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aSPI指数显著优于CPI指数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指数的同步特性特征和分解性特征,即首先运用协整检验方法确定二者的同步性;其次通过EMD模型对二者进行序列分解,得出各自的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最后在EMD对aSPI指数分解的基础上通过Lasso回归估计了CPI指数。研究表明,随着对大数据研究的广泛性、科学性以及方法论和软件工具的进步,大数据指数对传统统计调查的佐证、补充乃至融合将会成为一种新趋势,通过实证、应用与发展逐步产生的CPI编制方法和分析体系将是大数据指数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