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2024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4-05-27    作者:     点击:

(通讯员:关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切实保障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办法》(研字〔20227号)等文件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于2024526日上午830分,第三期培训班在线上如期举行,学院副院长杨凯副教授主持会议,学院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由厦门大学徐岚老师讲述导师指导过程与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训会内容如下:

一、导师指导过程

(一)导师指导形式与频率

Type :集体指导/个人指导/灵活指导

1.集体指导:在需要团队合作科研的理工医科非常普遍,以组会的形式固定举行,在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中也比较盛行,以沙龙、研讨会、读书会的形式开展。固定频率,效率高。

  1. 个人指导: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指导学生,或通过电话、QQ等通讯工具。在理工科,个人指导一般作为辅助,视课题组合作的程度和导师风格而有所差异。在人文学科,由于个人的钻研方向不同,以个人指导为主。非严格固定频率,有针对性。

  2. 灵活指导: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可能为打破传统的单一导师指导带来新的机会。例如实验室轮转制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博士生中期考核设立的考核指导小组等,都促进了博士生与多位导师的交流。有助于打破“博士生是导师的私人财产”思维,拓宽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3. 指导内容

    Tyoe:把握大方向/全程覆盖/因材施教/缺乏指导

  4. 把握方向型:对研究生选题指导最多,不太关注具体的过程,引导导向。在人文学科可能是放羊式的。在理工科和经管学科,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导师负责申请课题和结题汇报,中间主要由博士生合作来做,导师做整合。形成拥有研究梯队的“大组”,在指导上也可能会形成一个团队。

  5. 全程覆盖型:事必躬亲,注重细节,控制导向。与学科特色导师的生涯发展阶段有关,可能在博士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6. 因材施教型:有弹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指导内容。这个要求也相当高,需要导师不断学习,追踪前沿问题、阅读文献和拓展自身能力。

  7. 缺乏指导型:“只有在需要他签字的时候才找他”,“一切靠自己去捂”。

  8. 导师关注

       Type:只关注任务完成(任务导向)/也关注“关系”(个人导向)

       1.只关注研究:很多导师并不认同导师的指导应该涵盖到学业之外,这导致一些学生也对导师不介入个人生活感到习以为常。

       2.也关注“关系”:希望导师能够关心学业之外的个人成长到人格发展、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价值观形成等多方面。

  9. 导师指导风格与类型

  10. 专制型/功利型

    以高压权利为特征,导师对学生控制强、指导弱,交流以拒绝性的反应为主。其特点是导师评价学生重结果不重过程,学生以导师为中心,不敢提出异议。导师“高高在上”和姿态、功利性的态度、与学生缺乏平等交流、不考虑学生的利益,常常是师生关系对立的原因。

  11. 民主权威型

    师生之间有“权威与服从”的较高控制性,同时又有较强指导,交流以接受性的反应为主。其特点是,导师在学术上非常有权威,对学生学业起主导作用,同时能够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发展和为学生的利益着想,既非以导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12. 自由探索型

    以双向交流为特征,导师对学生以接纳式反应为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但同时又把握方向给予细致的指导。其特点是导师以学生为中心,低控制高指导,较为注重因材施教。年轻的导师,有境外尤其是北美留学经历的导师比较容易形成平等型的指导风格。

  13. 放任型

    以缺乏交流为特征,低控制低指导,导师对学生以忽视性反应(不一定是冲突)为主,学生只能自己摸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常常是导师担任行政职务没有时间,或是离开科研一线太久,在留学生指导上还可能因为语言障碍,可归结为导师缺乏性指导条件或能力。

  14. 导师角色与师生关系

    Type1:“师道尊严”文化下家长式的权威人物

    传统师承关系在批量化生产研究生的时代几乎是不复存在了,人文学科可能是父母子女型师生关系的最后领地。在理工科,则存在导师把控毕业标准、学生没有话语权的情况。学生将导师视为敬畏的长辈,既有尊敬又有畏惧,有相当的疏离感。师生之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学生对导师倾向于服从,学习的内容倾向于掌握职业所需技能。

     Type2:“苏格拉底启发式”文化下亦师亦友的引导者

     指导学生的过程就像是朋友间辩论式的对话。学生对导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感,师生关系也倾向于一种达成共识的合作。导师对学生有控制性的要求,但这种控制不是通过强迫性的权力施压,而是通过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认同感使其主动行动来达成的,学习内容从知识技能层面拓展到意识理念层面,发挥对博士生社会化过程的指引。

    Type3:企业化影响下的“老板-雇员式”的支配者

    主要是因为科研评价体制导致的利益冲突。导师的任务是拉项目养实验室,角色是科研包工头,研究生的角色则是为老板打工认为导师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剥削控制的关系。导师控制着学生能否毕业的生杀大权,因此在导师要求学生做事的时候不能讨价还价,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有时候学生认为导师比老板好一些,但师生之间有着天然的差距,是注定做不了朋友的

     Type4:契约文化影响下的科研伙伴式的合作者

    以平等为基础,导师的责任就是训练博士生成为独立的研究者。因控制度高低的不同在指导风格上既有自由探索型也有民主权威型,但共同特点是有较强的指导和接纳性。当一些博士生并不适合学术道路或有其他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导师也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目标、兴趣、性格特征等调整对其的要求和指导方式。

    此次培训系统全面,内容丰富,进一步阐述了导师指导过程与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和加强,对促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人:王丹、王纯杰)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4526

上一条:青春无畏,逐梦扬威|数学与统计学院校运动会精彩回顾

下一条:2024年数学与统计学院春季学期研究生导师培训内部研讨会暨经验分享会